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简介:细菌进入鼓窒引起化脓感染,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能部分病例初起为病毒感染,尔后细菌侵入。常见为溶血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第Ⅲ型肺炎球菌和变形杆菌等。多见于冬春季节,有血液病、营养不良、变态反应及心肺病患者、肾炎、糖尿病者易于诱发。据统计,5~16岁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达3%,5岁以下者高达5%~10%,有时可反复发作多次。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地安人发病率较白人高得多,这是种族基因还是生活条件所致,尚未确定。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金莲花分散片,呋喃西林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诊断

  本病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小儿多发。可有畏寒、发热,小儿常伴呕吐、腹泻等。耳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听力下降并可伴有耳鸣。鼓膜穿孔前后表现截然不同,一旦鼓膜发生穿孔,耳内脓液外泄,症状可得到缓解。

  1、全身症状

  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小儿全身症状通常较成人严重,可有高热、惊厥,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穿孔后,体温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

  为本病的早期症状。患者感耳深部钝痛或搏动性跳痛,疼痛可经三叉神经放射至同侧额、颞、顶部、牙或整个半侧头部,吞咽、咳嗽、喷嚏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寐,烦躁。婴幼儿则哭闹不休。一旦鼓膜出现自发性穿孔或行鼓膜切开术后,脓液向外宣泄,疼痛顿减。

  3、耳鸣及听力减退

  患耳可有搏动性耳鸣、听力逐渐下降。耳痛剧烈者,轻度的耳聋可不被患者察觉。鼓膜穿孔后听力反而提高。如病变侵入内耳,可出现眩晕和感音神经性聋。

  4、耳漏

  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浆液血性,以后变为粘液脓性乃至脓性。如分泌物量甚多,提示分泌物不仅来自鼓室,亦源于鼓窦、乳突。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病因

  1、咽鼓管感染

  止呼吸道感染后,鼻咽部分泌物可因擤鼻、吞咽及呕吐等进入鼓室,也是造成中耳炎最多见的途径。小儿发病率高的原因:①易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②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比较水平,分泌物易于经此管道进入鼓室;③小儿多仰卧吮乳,特别是人工喂乳时,呕吐物和多余的乳汁甚易流入鼓室;④小儿多患增殖体肥大和管周淋巴结炎,易阻塞咽鼓管口,妨碍引流而致发炎;⑤小儿处于萌牙期,经常食欲不振,局部肿胀,局部肿胀,抵抗力减弱,易于感染其他疾病;⑥先天性唇裂、腭裂致腭咽功能不良,易引起咽鼓管感染,而鼓室内粘膜下胚性组织多,抗感染力弱。增殖体、鼻息肉等手术,由于出血和填塞物过久,亦易引起鼓室感染。

  2、外耳道感染

  比较少见,如战时火器震伤,挖耳损伤,拳击和跳水引起鼓膜破裂后感染。严重的外耳道炎,久之鼓膜糜烂溃破亦可引起鼓室感染。

  3、血行感染

  最少见,急性重度传染病和脓毒血症,细菌经动脉直接进入鼓室,亦可由静脉血栓感染而进入鼓室。

  急性中耳炎早期病毒抗体滴定往往升高,可能为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继而细菌侵入,小儿多是肺炎球菌、溶血性流行感冒杆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成人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等。稍晚,鼓膜穿孔,即成混合感染。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预防

  首先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损伤。对于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的患者应禁止游泳。对于患者应注意:

  1、初期高热时,多饮开水。

  2、保持外耳道干净,但不能重拭重擦。

  3、睡眠时患耳应在下侧,同时注意不能受到压迫。

  4、如为小儿,在哺乳时,要采取适当的体位,宜头高脚低,禁止卧位喂奶。

  5、按时服药及换外用药。换药器具注意严密消毒。

  6、换药时应嘱患者侧卧或将头倾向一侧肩部,并牵引耳廓,成人的耳廓可向后上方牵引,儿童则向后下,然后滴入或纳入药物。

  7、忌进辛辣食物及酒类。病儿的乳母,也应忌以上诸物。

  8、冬天滴用的水剂,应加温一些,温度需与体温相接近。简便法:在滴药前10分钟,将药藏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 。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一、鉴别

  1、外耳道炎及疖肿 外耳道口及耳道内弥漫性肿胀,有渗出浆性分泌物,晚期局限成疖肿有脓,分泌物没有粘液,耳聋不重是其特点。按压耳屏剧痛,耳后淋巴结常肿大。

  2、急性鼓膜炎 常并发于流行性感冒和耳带状疱疹,鼓膜充血形成大炮,有剧烈耳痛,但无穿孔及流脓现象,听力损失不重,血象白细胞不增多。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早期检查

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2.中期检查

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辩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

3.晚期检查

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耳部)。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4.恢复期检查

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耳后红肿、发炎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治疗

  一、西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和通畅引流。

  1、一般治疗

  (1)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后用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防止发生并发症或转为慢性。一般可将青霉素G与氨苄西林合用,头孢类抗生素中可用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拉啶、头孢唑林,二代中的头孢呋辛钠。鼓膜穿孔后,可行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结果调整用药。

  (2)应用减充血剂喷鼻,如1%麻黄碱等,减轻鼻咽黏膜肿胀,恢复咽鼓管功能。

  (3)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对于全身症状重者予支持治疗。小儿呕吐、腹泻时,应注意补液,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2、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

  1)苯酚甘油滴耳剂滴耳,可消炎止痛。鼓膜穿孔时禁用,以免腐蚀鼓膜及鼓室粘膜。

  2)鼓膜切开术: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作鼓膜切开术: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膨出明显,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时;鼓膜虽已穿孔,但穿孔太小,分泌物引流不畅;怀疑有并发症可能,但尚无需立即行乳突开放术者。

  (2)鼓膜穿孔后

  1)可先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拭干。

  2)滴入滴耳剂,如0.3%氧氟沙星滴耳剂复方利福平液等,注意滴耳剂应为无耳毒性药物。可以将清洁棉球塞入外耳道以防止脓液污染面部及颈部的皮肤。

  3)当脓液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用甘油或酒精制剂滴耳,如3%硼酸甘油、3%硼酸乙醇等。

  4)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大多可自行愈合。流脓已停止而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者,可行鼓室成形术。

  3、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护理

  一、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饮食原则

  一、饮食

  1、宜

  1)宜清淡饮食;

  2)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宜食用散热、清凉的食物。

  2、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油腻食物;

  3)忌海腥发物。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