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癌简介:腺癌(adenocarcinoma)为涎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结构不一,但没有残留的多形性腺瘤的成分。腺癌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9%,属于涎腺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口
- 无传染性
- 所有人
- 溃疡疼痛,软腭浅表溃疡,慢性溃疡
- 涎瘘,面瘫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腺癌主要发生在腮腺及腭部小涎腺,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腺癌生长较快,病程较短。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常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度差,甚至固定。晚期可侵及皮肤、肌肉、神经、骨组织,可造成肿瘤表面溃疡、疼痛以及张口困难等症状。发生于腮腺者可与外耳道、颞骨以及下颌骨粘连固定,发生于颌下腺者可与口底、下颌骨固定。
1.大体形态 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多数无包膜,但不完整。质地为中等硬度,切面呈灰白色。
2.镜检 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结构不一。有的呈实性团块或小条索状排列,有的可见腺腔形成,有的排列成管状或腺样结构。一般认为具有腺腔样结构者,分化程度较高,恶性程度较低。小条索及小团块之间的结缔组织多少不定,多者与硬癌相似,间质少而癌细胞多者可称软癌。
3.生物学特点 腺癌具有高度浸润和破坏性生长特征。腺癌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壁,而出现较多的血行及淋巴转移。
二、诊断
涎癌易发生囊性变,仔细触诊常可扪及硬软布等的质地,此特点可与多形性腺瘤相鉴别,确定肿瘤类型,多依赖于组织学诊断。
疾病病因:
一、病因
涎腺癌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多数涎腺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来因素象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另外,内在因素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被发现与涎腺癌的发生有关。
遗传因素(20%)
遗传是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这些遗传因素等都被发现与涎腺癌的发生有关。
慢性损伤(15%)
人体涎腺长期、反复、持续的受到刺激,使其逐渐肥大、增生而超越代偿能力即形成轻微损伤,累积、迁延而成慢性损伤。也被发现与涎腺癌的发生有关。
放射性物质(15%)
长期接触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引起涎腺癌的发生。
环境因素(20%)
涎腺癌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多数涎腺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
疾病预防:
1.预防
涎腺癌的预防在于减少外来刺激因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涎腺区肿瘤一般不主张采用活体组织检查,因其部位深在,活检较难取到病变组织,且活检时切开易导致扩散,易发生复发及转移,而且涎腺区肿瘤不管其是良性或恶性皆选手术治疗,所以一般除在术前检查初步确定肿瘤性质外,可在手术时冰冻切片检查确定肿物性质,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范围,手术后根据肿瘤的性质辅助放疗或化疗,但切勿以后二者作为主要治疗,临床上因此而丧失治疗时机者并不少见。
疾病鉴别:
主要与多形性腺瘤相鉴别。
涎癌易发生囊性变,仔细触诊常可扪及硬软布等的质地,此特点可与多形性腺瘤相鉴别。确定肿瘤类型,多依赖于组织学诊断。
疾病检查:
1.涎腺区肿物,早期可类似良性肿物表现,晚期出现生长加速,肿物固定,疼痛,面瘫,区域淋巴结肿大等。
2.涎腺造影示侵蚀性破坏影像(分支导管破坏,碘油外漏等),CT片可见腺体被边界不清的肿块破坏或挤压移位,造影剂外溢。
3. 辅助检查
(1)对于临床表现较典型,肿瘤较局限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鉴别诊断较困难,肿物较大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或疑有转移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C”。
涎腺区肿瘤一般不主张采用活体组织检查,因其部位深在,活检较难取到病变组织,且活检时切开易导致扩散,易发生复发及转移,而且涎腺区肿瘤不管其是良性或恶性皆选手术治疗,所以一般除在术前检查初步确定肿瘤性质外,可在手术时冰冻切片检查确定肿物性质,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范围,手术后根据肿瘤的性质辅助放疗或化疗,但切勿以后二者作为主要治疗,临床上因此而丧失治疗时机者并不少见。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涎腺癌一般治疗
由于腺癌呈浸润性生长,故应做广泛扩大切除。腺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高达36%~47%,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应行根治性或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于面神经的处理,不论是否发生面神经瘫痪,为彻底切除肿瘤而牺牲面神经是必要的。手术中应配合冰冻组织病理切片,以检查手术边缘是否有残存的肿瘤细胞。
腺癌对放射线不敏感,不宜单独行放射治疗,但术后做辅助治疗也可能提高疗效。晚期不宜行手术者,姑息性放疗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达不到根治的目的。术后也可采用辅助性化疗。
涎腺癌辨证论治
见穿牡蛎汤
1.功能主治功能化痰软坚,消瘀散结。主治腮腺癌。 2.处方组成夏枯草30克、王不留行30克、生鳖甲30克、石见穿30克、生牡蛎30克、天花粉24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瓜蒌仁15克、苦参15克、昆布12克、桃仁12克、生地12克、蜂房12克、干蟾皮9克,水煎服。
疾病护理:
涎腺癌一般护理
1.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要有计划地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少食多餐对消化道癌症病人更合适。
2.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
3.常吃含有抑制致癌作用的食物,如苤蓝、卷心菜、荠菜等。
疾病饮食:
涎腺癌饮食原则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