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

(歪脖儿)

先天性肌性斜颈简介: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儿,系—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的头颈部向患侧倾斜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康德乐大药房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先天性肌性斜颈,在生后头2周内在颈部可摸到圆形或椭圆形较硬的肿块。1~2个月肿块可发展到枣核大小。此后2~3月内便逐渐变小或消失。右侧比左侧要常见。其次注意观察小儿头部姿式,患儿头部常固定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头总偏向有肿块的一侧,面部朝向无肿块的一侧。

  二、诊断

  根据生后两周内出现颈部质硬包块,无红肿热痛,边界清楚,可活动,X线片未见颈椎异常可作出诊断。畸形可在生后即存在,也可在生后2~3周出现。病初头部运动略受限,但无明显斜颈现象,触诊可发现硬而无疼痛的梭形肿物,与胸锁乳突肌的方向一致,在2~4周内逐渐增大,然后开始退缩,在2~6个月内逐渐消失。部分病人不遗留斜颈;不少病人若未经治疗,肌肉逐渐纤维化、挛缩硬化,形成颈旁硬的束状条物,头部因挛缩肌肉的牵拉而发生斜颈畸形,肌肉短缩侧的面部亦发生变形。若畸形不及时纠正,面部变形加重,最后颅骨发育不对称,颈椎甚至上胸椎出现脊柱侧弯畸形。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治疗:

  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和变短,但引起此肌纤维化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先天性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分娩时易被损伤。

  2、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伤致出血,形成血肿后机化,继而挛缩。

  3、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力,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为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

  4、受累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类似感染性肌炎,故推测胸锁乳突肌因产伤引起无菌性炎症,致肌肉退行性变和瘢痕化,而形成斜颈。

  5、动物实验证明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改变可由静脉阻断产生,因此有人认为此病与出生时胸锁乳突肌内静脉的急性梗阻有关。目前多数学者支持产伤或子宫内位置不良引起局部缺血学说。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重视姿势矫正对斜颈的孩子应采取正确的姿势纠正。哺乳时,孩子取患侧卧位。睡觉时调整卧位位置,使阳光或灯光照在病侧;发声和发光的玩具以及电视机、录音机等声音也要来自病侧;并可用枕头垫在病侧。母亲坐位横抱孩子时要让病侧向上,通过抬头,训练颈部的肌肉。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一、鉴别:

  本病需与以下的疾病进行鉴别:

  1、先天性颈椎畸形 颈部短而粗,活动度减小,常见有颈椎半椎体、颈椎融合(Klippel Feil Syndrome)等。

  2、颈椎半脱位 多为3~5岁儿童,咽部炎症后引起颈椎周围软组织充血,突然出现头颈部偏斜,活动受限,项肌紧张。颈椎开口正侧位片可见颈1~2半倍位。

  3、眼科疾病 患儿由于一侧近视,另一侧远视,可出现头颈部向一侧倾斜。但胸锁乳突肌无挛缩,头颈部旋转无受限。

  4、其它 颈部椎间盘病变、脊髓空间症、一侧胸锁乳突肌缺如等均可引起头颈部倾斜。

  另外还需与颈部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瘤、颈部皮样囊肿、颈动脉体瘤及其它一些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二维超声及CDF I 一般可以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1.超声显像

是最好的检查方法。超声观察双侧胸锁乳突肌的连续性及肿块的部位、大小内部回声情况,以及与胸锁乳突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斜颈畸形、面部变形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先天性肌性斜颈一般治疗

  一、治疗:

  1、非手术疗法 新生儿期发现颈部有包块时,在医师指导下,由父母行患儿颈部被动牵拉活动,头部先向健侧牵动,然后下颌转向患侧,每个动作缓慢进行,每天做颈部被动活动3~4次,每次10分钟左右。另外,哺乳时患侧固定在母亲胸前,使患侧得到牵拉。逗引婴儿时,站在患侧一边也是起到牵拉胸锁乳突肌的一种方法。也可辅以局部理疗。经一年左右的保守治疗,约76%~86%患儿可得到矫正。

  2.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未经治疗的1岁以上患儿,由于肌肉已纤维化,面部出现畸形,只有通过手术才能矫正其畸形。手术最佳年龄为1~5岁。1岁以内手术者容易发生疤痕粘连,同时全麻插管后容易引起肺部并发症。5岁以上者,因继发畸形较重,面部变形较难恢复。常采用的手术方法有:

  (1)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切断松解术 在锁骨上方内侧作一与锁骨平行的横切口,长约4厘米,显露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将止血钳自肌起后方通过并挑起,然后将其切断,并切除2厘米长的肌肉断端,以防止术后两端粘连。用手指检查是否残留有挛缩肌肉及筋膜带。仔细地进行松解。嘱台下麻醉师旋转其头部,如颈部活动有部分受骗上当限,而软组织挛缩带确已松解,则应进一步松解并切断该肌乳突头。缝合皮下及皮肤,但不能缝合颈阔肌,因可妨碍术后头部固定在过度矫正的位置。伤口放置橡皮引流条,24小时后拔除。

  (2)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 为了使病人术后颈部外形美观,近年来有些学者采用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端和胸骨端,在锁骨上方横断锁骨端,然后将胸骨端做Z形成形。我院两年来进行10例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疗效满意,外形美观。

  二、预后:

  术后处理:颈围领固定3个月,如6岁以上者应将头部固定在过度矫正的位置,2岁以下者每天坚持头颈部被动锻炼,以达到维持头颈部活动范围。有些学者主张术后4周,夜间穿支具,白天头颈部功能活动锻炼。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先天性肌性斜颈一般护理

  一、护理:

  1.一般护理 根据使用的麻醉刀法,给予不同的麻醉后护理。

  2.注意观察手术部位出血情况 如引流处渗血过多,或病人主诉患处肿胀疼痛,应通知医生检查是否有出血,以便及时处理。48小时拔除引流条,术后l周折除缝线。

  3.石膏护理 术后带有石膏固定者,匠注意固定是公确切,石膏下伤口有无渗血;石膏固定是否过紧压迫血管或阻碍呼吸,如有异常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4.功能锻炼 一般术后不做石膏固定者,当引流条拔除伤口清洁无继续渗血音,即可开始指导病人做颈部活动练习,并随时提醒和纠正病人习惯性的斜颈位置。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先天性肌性斜颈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1、辛辣刺激食物、煎炸烧烤食物、粗糙食物、生冷食物、坚硬食物等。因为辛热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辣酱、洋葱、胡椒粉、咖啡、浓茶等,进入人体后易助热生湿,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2、烟酒也是禁忌品。中医认为酒乃纯阳毒物,与火同性,易助湿生热。

  3、食用含优质蛋白食物和高维生素食物,同时要注意在烹饪中要精工细作,进食时细嚼慢咽。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