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软骨瘤简介:骨膜软骨瘤亦叫骨皮质旁软骨瘤。它是源于骨膜或骨膜下结缔组织的一种良性软骨瘤。1952年Lichtenstein和Hall首先报道这一肿瘤。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骨皮质旁软骨瘤,偏心性软骨瘤
- 骨
- 无传染性
- 60-80%
- 30岁以下的青年或成年人男性
- 生长缓慢,持续性疼痛,皮肤出现硬块
- 软骨瘤
- 常见药品
- 转移因子注射液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骨膜软骨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1.临床症状和体征:骨膜软骨瘤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为2∶1。各年龄组均有报道,但多数发病在30岁以下的青年或成年人。临床表现为在发病之初,较长时间存在的肢体局部肿胀,伴有轻度至中度的间歇性疼痛。或在肢体上发现生长缓慢的不规则硬块。
2.好发部位:骨膜软骨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特别是肱骨及股骨约占病例总数的70%。手、足部骨骼发病为25%。骨膜软骨瘤主要侵及干骺端。典型的部位是肱、胫骨的近端及股骨的远近端,常位于肌腱、韧带的附着点处。
二、诊断:
依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好发部位及典型的X线表现,即可诊断。
疾病病因:
骨膜软骨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是源于骨膜或骨膜下结缔组织的一种良性软骨瘤。
二、发病机制:
1.大体检查:典型的骨膜软骨瘤是位于骨皮质外的一个圆形或卵圆形不同大小肿块。大多数最大直径不超过4cm,表面有纤维组织构成的包膜覆盖。切面可见肿瘤呈分叶状,为浅蓝色或灰白色透明软骨;其中有黄白色的钙化点或者条纹。肿瘤一般不侵犯软组织及髓腔。
2.显微镜检查:骨膜软骨瘤是由透明软骨小叶组成。某些骨膜软骨瘤,镜下表现为典型的内生软骨瘤所见,即细胞小而分散,核致密,也有一些细胞大而成丛,细胞核不典型或为双核细胞。肿瘤的边缘常有大量的薄壁血管和反应性新生骨形成的病灶。在肿瘤生长的边缘新生骨可以形成一薄壳。病变的基底则为硬化性新生骨,并与骨皮质相连。单凭组织学检查难以区别软骨瘤来源于骨膜软组织。
疾病预防:
骨膜软骨瘤预防
1. 维持理想的体重;
2. 摄入多种食物;
3. 每天饮食中包括多种蔬菜和是水果;
4. 摄取更多的高纤维食物(如全谷麦片豆类蔬菜水果);
5. 减少脂肪总摄入量;
6. 限制酒精类饮料的摄取;
7.限制腌制熏制及含亚硝酸盐类食品的摄入。
8.加强营养,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富含维生素A、B、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疾病鉴别:
骨膜软骨瘤鉴别诊断
骨膜软骨瘤应与骨膜软骨肉瘤和骨皮质旁软骨肉瘤相鉴别,但较困难。虽然骨膜软骨肉瘤病人年龄常较骨膜软骨瘤病人大,且肿瘤体积较大,但在具体病例中难以区别。应参照X线表现等再具体考虑其诊断。
疾病检查:
骨膜软骨瘤检查
钼靶X线检查。
靠近皮质表面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阴影,可将其附近的骨皮质压成一表浅缺损,骨表面显示粗糙不平,可出现骨膜反应,骨髓腔内有硬化现象。病变内约有50%病例有明显的钙化。这些钙化点常是诊断的重要线索。骨皮质表面的大段粗糙不平,常可被误诊为恶性肿瘤。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骨膜软骨瘤一般治疗
骨膜软骨瘤西医治疗
一、治疗:
骨膜软骨瘤应做手术治疗,手术应包括肿瘤、包膜及其靠近的骨皮质与部分正常骨质。如切除彻底,预后良好。
二、预后:
预后良好。
疾病护理:
骨膜软骨瘤一般护理
骨膜软骨瘤护理
1.预防感染:
患者长期卧床易引起坠积性肺炎,给予拍背、更换卧位。嘱患者深呼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5~20分钟,地面、床单位用84消毒液擦拭,床头、被服、病衣勤更换,不易受潮,保持清洁,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饭后、晚睡前协助病人洗手、漱口。宣教病人不挖鼻孔不乱抓挠,勤剪指甲,每周清洗头发。护士操作前后带口罩,减少探视,尤其不要与患有感冒的病人接触。
2.口腔护理:
每日3餐后做口腔护理,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预防口腔感染。
3.发热护理:
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嘱其多饮水,必要时给予消炎痛栓治疗。
4.心理护理:
患者长期卧床,被受折磨,出现焦虑、失眠、忧郁、易怒、孤独、怕被家人丢弃。对此,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接触,倍加关爱和照顾,消除陌生感、孤独感,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了解他们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疏导病人说出自己的忧虑和痛苦,以亲切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改变病人的精神压力,并寻求切实有效的方法,交谈、陪伴回忆等。使病人正视现实,摆脱恐惧,情绪平稳,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病人家属和亲友的配合,指导和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临床关怀工作,帮助病人真正解决问题,如生理、家庭、经济等方面带来的烦恼和焦虑。
疾病饮食:
骨膜软骨瘤饮食原则
骨膜软骨瘤饮食保健
1.多吃蔬菜水果。
2.多吃高纤维食物(如全谷麦片、豆类)。
3.减少脂肪总摄入量。
4.限制酒精类饮料的摄取。
5.限制腌制、熏制及含亚硝酸盐类食品的摄入。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