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简介: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confluent and reticulate papillomatosis)又名皮肤乳头瘤病(cutaneous papillomatosis)、Gougerot-Carteaud综合征,1932年首先由Gougerot和Carteaud描述,他们将本病分为3个类型:斑点状乳头瘤病、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和钱币状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好发于双乳房间,皮损为扁平疣状色素性角化丘疹,部分融合成网状。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皮肤
- 无传染性
- 30-40%
- 本病多见于青春发育期的男女...
- 丘疹,圆形或卵圆形丘疹或结节,瘙痒
- 瘙痒症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皮肤科,肿瘤科
- 药物治疗、化疗
- 1-3年
- 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 肿瘤筛查,皮损,免疫病理检查
- 常见药品
- 氟尿嘧啶注射液,氟尿嘧啶乳膏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好发于青少年,女性较多见。皮损初起为淡红色丘疹,直径1~2mm,呈半球形或扁平形,以后渐增大,可达0.5cm,呈灰褐色,表面角化略粗糙,类似扁平疣。丘疹不断增多,互相融合成片状或网状,临床上易诊断为花斑癣。融合成圆形或卵圆形者,称为钱币状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皮损常首先发生于乳房间及背中部,以后逐渐扩散至乳房、上腹部、耻骨部、上背及骶部。有时可累及肩、颈、腋窝及腘窝等处。腋窝受累时,皮肤呈灰棕色,丘疹不明显,皱褶加深,角化明显,似黑棘皮病。黏膜不累及。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病情缓慢发展,可倾向于稳定。
二、诊断
根据青少年发病,色素性角化丘疹,多见于乳房间,常融合成网状,可以诊断。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有认为与马拉色菌感染有关,但抗真菌治疗效果不佳。或认为与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如妊娠、甲状腺功能异常、Cushing综合征等,但大部分病例并无内分泌的改变。也有认为系黑棘皮病的变异型。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认为与马拉色菌感染,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也有认为系黑棘皮病的变异型。
疾病预防:
本病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其预防措施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提升自身机体的体质,多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可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对于接触患有本病的患者,应注意接触后清洗干净皮肤,减少病毒感染的几率。对于已有感染的患者应积极抗病毒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疾病鉴别: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花斑癣 皮损外观有时与本病类似,真菌镜检阳性,抗真菌治疗有效。
2.黑棘皮病 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皮肤增厚,皮纹加深,色素沉着明显。
3.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单个皮损似扁平疣,皮损泛发,多见于手足背及躯干。
疾病检查:
组织病理:轻度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增宽融合。两个乳头间的棘层肥厚。基底层色素增加。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咪唑类抗真菌药外用或内服可使部分病例的皮损消退。米诺环素(美满霉素)(0.1~0.2g/d)、阿维A酯(依曲替酯)或异维A酸口服,以及0.1%维A酸外用,亦有一定疗效。
二、预后
病情缓慢发展,可倾向于稳定。
疾病护理: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一般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疾病饮食: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饮食原则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不吃腌制的食物,不吃病死禽畜。
2.不吃烟熏、火烤、烧焦、油炸的食物;不吃过期或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3.减少猪、牛、羊等红肉的摄入,避免过度肥胖。
4.控制食用盐和调料的摄入,少吃深加工食品。
5.不食用过硬、过烫食物。进食过于粗糙、过热过烫的食物
6.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快。饮食要定时、定量,进食时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