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脑外伤

脑外伤

脑外伤简介:脑外伤指由于外物造成的、头脑部肉眼可见的伤,一般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吡拉西坦片,乙酰胺吡咯烷酮片,康复新液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体征:

  脑振荡综合症

  脑振荡后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一般30分钟内恢复。醒后病人对受伤当时情景和伤前片刻情况不能回忆。病人可有头痛,呕吐,眩晕,易激惹,情绪不稳,缺乏自信,注意涣散,植物神经症状如皮肤苍白,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呼吸浅慢等。

  脑外伤所致昏迷

  脑外伤后会发生久暂不一的昏迷,昏迷至恢复清醒过程,中间可有昏睡,浑浊,谵妄等。意识障碍时轻时重呈波动性。

  脑外伤所致谵妄

  谵妄一般由昏迷或昏睡转来。有些病人在谵妄时的行为反映病前职业特点。许多病人表现抵抗,吵闹,不合作,另一些更具攻击性。可有恐怖性幻视,严重的病人可有混乱性兴奋,甚至强烈冲动性暴力行为。谵妄可被朦胧和梦样状态等其他意识障碍所代替。

  脑外伤所致遗忘综合症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遗忘基础上的虚构,病人常易激惹。其持续时间比酒精中毒性遗忘综合征要短。

  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

  可在受伤后很快发生,常见头痛和嗜睡。偶尔伴有谵妄性运动性兴奋,约半数病人有视乳头水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特点是嗜睡,迟钝,记忆减退,严重者出现全面性痴呆症状,部分病人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蛋白定量增加,外观呈黄色。

  二、检查:

  可行头颅CT检查。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病因:

  突然的头部加速运动,与猛击头部一样可引起脑组织损伤;

  头部快速撞击不能移动的硬物或突然减速运动也是常见的脑外伤原因。

  受撞击的一侧或相反方向的脑组织与坚硬而凸起的颅骨发生碰撞时极易受到损伤。加速-减速损伤有时也称为对侧冲击伤。

  二、发病机制:

  坚实的颅骨,就像一个天然的头盔保护着我们的大脑,尽管如此,大脑仍然容易受到各种外伤。50岁以下的人中,脑外伤是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脑外伤也是35岁以下男性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枪伤为第一位)。大约一半的严重脑外伤患者不能存活。

  严重的脑外伤会牵拉、扭曲或撕裂脑内的神经、血管及其他组织。神经通路受到破坏,或引起出血、水肿。颅内出血和脑水肿使颅腔内容物增大,但颅腔本身不能相应扩大,其结果是颅内压力升高,脑组织进一步遭到破坏。颅内压力增加将脑向下推移,迫使上部的脑组织和脑干进入与之相联的孔道,这种情况称作脑疝。小脑和脑干可从颅底的孔道向脊髓移位。因为脑干有维持呼吸和心跳的重要功能,所以脑疝常常是致命的。

  有时看来很轻的头部外伤也可能引起严重的脑损伤。老年人头伤后尤易引起大脑周围的出血(硬膜下出血),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的人也是外伤后硬膜下出血的高危人群。

  脑损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这主要取决于损害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局灶性)还是广泛性的损害(弥散性)。不同区域的脑损害可引起不同的症状,这些特殊的局灶性症状有助于医生确定损伤部位。局灶性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听觉异常等症状。而弥散性脑损害常影响记忆、睡眠或导致意识模糊和昏迷。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预防:

  儿童脑外伤的预防:

  1、尽量为儿童扫清可能导致跌伤的不安全因素。

  2、让儿童一年四季都戴上通风透气的帽子,以减少跌倒时脑组织受到的冲击震荡。

  3、教育儿童在紧急情况下(如从高处跌下或在高速状态下被撞倒)迅速用双臂及双手抱紧头部。

  4、平时加强儿童身体协调性及灵活性的训练。

  二、治疗前应注意:

  1、注意居室的安静、光线宜较暗、减少对病人的一切干扰。

  2、病人记忆和智能受损时,使其表述症状困难,因此症状具有隐蔽,不典型和多病共存的特点。需要全面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3、对慢性期病人不要改变原有生活习惯。例如早起、洗漱、进食、物品放置等均可顺其自然。尽量鼓励个人生活自理和做自己喜欢的事。增强病人的责任心,如负责自己居室的门窗开关、清洁床头桌、扫地等,使其对生活保持信心。

  4、保持生活起居、饮食、睡眠的规律性。逐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5、对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注意避免激发精神症状的各种因素。

  6、按病情需要给予充足营养和水份,必要时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脑外伤检查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根据患者有受伤经过、全身及神经系统体检发现上述的各种表现,颅脑外伤的诊断较易确立。

1.X线平片:

判断骨折、颅缝分离、颅内积气、颅内异物。

  2.CT扫描:

十分重要的手段,可以显示血肿、挫伤、水肿的存在及范围,也可看到骨折、积气等,必要时可多次动态扫描,以追踪病情变化。但后颅窝部位常有伪影干扰,显像欠佳。

  3.MRI:

虽然在急性期极少使用,但如后颅窝病变在CT显示不佳时要考虑应用。对颅内软组织结构显像优于CT,可用在病情稳定后判断受伤范围和估计预后。

  4.腰椎穿刺:

可以测定颅内压和化验脑脊液。颅脑损伤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以通过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5.脑血管造影:

已较少于用颅脑损伤诊断,但当怀疑有血管病变时应及时应用该检查。无CT机时可根据血管形态确定血肿存在。

  6.其它检查手段:

超声波、脑电图、放射性核素成像等意义不大,很少直接用于颅脑损伤的诊断。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意识模糊和昏迷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脑外伤一般治疗

  一、脑外伤西医治疗

1.心理及行为疗法

关心病情,悉心开导,解除病人对“脑震荡后遗症不能医治” 的误解。对患者的病痛应表示关注、耐心开导、解除忧虑,使病人树立信心,才能认识疾病、战胜疾病。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生活环境,避免外界的各种不良刺激。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生活规律化,纠正不良习惯和嗜好,尽早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参与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则更有益于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全康复。

  2.对症处理

头痛可给予镇痛药,但不宜用麻醉药或吗啡类药品,以免成瘾。如罗通定(颅痛定)、左旋千金藤立定、萘普生、肠溶阿司匹林、布洛芬;头晕可给予苯海拉明、叁氯叔丁醇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给予谷维素、异丙嗪、γ-氨酪酸(γ-氨基丁酸)、哌甲酯(哌醋甲酯)、阿托品(硫酸阿托品)、东莨菪碱等;兴奋病人可给予奋乃静、地西泮(安定)、奥沙西泮(去甲羟基安定)等;抑郁病人可给予谷氨酸、γ-氨酪酸。

脑外伤辨证论治

  二、脑外伤中医治疗

  化瘀通络汤:

  1、组成:

  凤尾七、头发七、扭子七、金刷把、伸筋草、老龙须等多种稀有太白山草药组成。

  2、功能:

  祛风通络、散瘀消肿、平肝潜阳、活血化瘀、通督脉、填精补髓、接筋续骨、生肌长肉。破除积聚之肿块,疏通堵塞之络脉。临床验证有 “营养修复神经”的特殊功效。

  3、服法:

  内服外敷,饭前服粉剂,吸收快,疗效高。饭后服传统汤药,药力持久。

  临床验证,饭前空腹服粉剂,饭后用汤药使药力很好地通过人体组织,改善微循环,化瘀通络,建立侧支循环,使细胞激活。

  敷:用草药外敷关节及穴位,泡洗双脚,使全身经络通,血液流畅。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脑外伤一般护理

  脑外伤护理

  1.脑外伤的预后因人而异,有的完全恢复,有的致残,有的死亡。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损伤哪些脑组织,以及损伤严重程度。许多大脑功能由脑组织的不同区域共同承担,未受到伤害的脑组织可以代偿部分受损的功能,因此可以部分恢复。

  2.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区域功能会相对固定。小孩的语言由大脑的几个功能区控制,成年人语言功能区常局限于一侧大脑半球。如果8岁以前左半球的言语中枢被破坏,右侧半球几乎可以完全代偿其功能。但是在成年人,语言中枢损害以后会导致永久性失语。

  3.视觉和肢体运动功能,是由一侧大脑半球的某些区域控制,如果这些区域损害后,常引起永久的功能缺失。但通过康复治疗,可以把不利的后果减至最低程度。

  4.严重的脑外伤患者有时会导致遗忘,患者不能回忆意识丧失前后的事情,而一周内清醒的患者往往可以恢复记忆。有些脑外伤(即使很轻微)会引起脑外伤后综合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患者感头痛和记忆障碍等。

  5.慢性植物状态是非致死性脑外伤后最严重的后果。长时间处于完全无意识状态,但睡眠觉醒周期几乎与常人无异。大脑上部的结构与复杂的精神活动有关,而下部的丘脑和脑干控制着睡眠、体温、呼吸和心跳。当大脑上部结构弥散性损害而丘脑和脑干保持完好时,常会出现植物状态。如果植物状态长达数月,重新恢复的可能性不大,但植物人如果护理得当,可以存活达数年之久。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脑外伤饮食原则

  脑外伤食疗方法

  食疗一:

  1、组成:

栝楼18克,半夏、天竺黄各12克,黄芩、石菖蒲、郁金各9克,川芎3克,鱼腥草15克,白芷、炙远志、射干各6克,羚羊粉(冲服)0.6克。

  2、用法:

4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胃饲。

  食疗二:

  1、组成:

霍香、半夏、焦栀子、车前子(包)各12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淡豆豉、射干各6克,薏苡仁25克,郁金、黄芩、紫苏叶各9克,厚朴5克,羚羊粉(冲服)0.6克。

  2、用法:

4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食疗三:

  1、组成:

大黄(后下)、厚朴、芒硝(冲)各5克,人工牛黄(冲)0.3克,天竺黄、焦栀子各12克,淡豆豉6克,羚羊粉(冲)12克,栝楼18克,炒枳实、石菖蒲、郁金各9克。

  2、用法:

4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