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简介:咽鼓管咽口正常处于关闭状态,只在吞咽、呵欠、张大口和擤鼻等动作时方作瞬息开放,进行鼓室内气体交换。如咽口肌肉麻痹、萎缩,可使咽口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而产生症状,称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耳鼻喉科
  • 药物治疗
  • 2-4月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 听力检查
  • 常见药品
  • 清凉含片,鼻咽灵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根据病史、体征,诊断不难。不完全关闭和间歇出现症状者较难诊断,可行声导抗检查,用力呼吸时可查出波浪形导抗图。

  1.低音耳鸣,与呼吸频率同步,说话、张口、吞咽时加重,躺平、弯腰低头、紧闭口吸鼻时减轻,故患者不时作吸鼻动作,有时沉默不愿说话。

  2.自听过强 听别人说话不清,听自已说话过响,因说话音直接经咽鼓管传入中耳内所致。

  3.检查可见鼓膜混虫,随呼吸而出现内陷和外突的扇动状态是其特点。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病因

  1.咽鼓管咽口周围软组织缺损,瘢痕粘连、萎缩和肌肉麻痹等,常见者如萎缩性鼻炎、咽炎、放疗后鼻咽粘膜萎缩和重症肌无力等。

  2.精神因素 过度精神紧张,使肌肉处于强直收缩状态。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一、预防

  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积极防治全身慢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

  2.调理情志,勿过度紧张、疲劳。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一、鉴别

  本病依据临床即可诊断,无需鉴别。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一、检查

  功能检查:听力正常或有轻度传导性聋;咽鼓管功能测定,鼓膜声顺值增大,鼓室压曲线为超限形,可见到呼吸时波浪形压力曲线。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以往采用腐蚀、灼烧咽口粘膜使疤痕收缩,但疗效不肯定,现很少采用。可用4比1的硼酸和水杨酸粉喷敷,或用30%三氯醋酸或5%石炭酸局部涂抹等。

  2.用液体硅胶注射于咽口前唇粘膜下,在鼻咽镜监视下进行,注射到使咽口缩窄至一半为止。

  3.用激光烧灼前唇组织,使疤痕缩窄。

  4.腭帆张肌腱松解术 病人仰卧垂头,用开口器张口,用1%利多卡因作局部粘膜下浸润及腭大孔神经阻滞麻醉,在软硬腭交界处,于第八磨牙槽后内做小弧形切口,分离翼突,用凿从其根产凿断,把外后侧肌腱推移到翼突的内前方,使腭帆张肌松弛,用丝线将肌腱固定于该翼突后方,咽口即可放松而关闭。

  5.功能障碍者,可用局部封闭和电针刺激治疗。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辨证论治

  一、中医疗法

  方药黄蔑159,党参、白术各129,当归99,炙甘草69,陈皮、升麻、柴胡各39,每日r剂,水煎服,分2次服。补锌糖浆30ml,每日3次,饭后服。 加减:阻塞感明显者加石葛蒲39,伴头身困重者加覆香109。·疗效经治12例,服药最多4Q剂,最少12剂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一般护理

  一、护理

  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等刺激物。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饮食原则

  1、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清淡易吸收,富有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2、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辛辣刺激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