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健康网 >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阴道鳞状上皮癌

阴道鳞状上皮癌

(阴道扁平上皮癌)

阴道鳞状上皮癌简介:阴道鳞状上皮癌是最常见的阴道恶性肿瘤。由于阴道黏膜由鳞状上皮覆盖,80%~90%的阴道原发癌是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vagina)。一般认为,阴道鳞状上皮癌可能均有由上皮内肿瘤(VAIN)期,经微小浸润癌到浸润癌的全过程。由于病例较少,此癌瘤自然发展的过程尚未能全面了解。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常见药品
  • 维生素B4片,复方环磷酰胺片,注射用顺铂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有10%~20%的阴道上皮内肿瘤或早期浸润癌可无明显的症状,或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和接触性出血和不规则出血或可及包块,这种包块可以表现为向外生长或形成溃疡,呈浸润性生长。随着病程的发展,阴道癌灶的增大、坏死,可出现阴道排恶臭液、无痛性阴道出血。当肿瘤向周围器官和组织扩展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累及尿道或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血尿和排尿困难;累及直肠可出现排便困难或里急后重;阴道旁、主韧带、宫骶韧带受侵犯时,可出现腰骶部的疼痛等。

  二、体征

  阴道鳞状上皮癌好发于阴道上1/3的后壁和下1/3的前壁。阴道上皮内肿瘤或早期浸润癌病灶可仅为糜烂状。一般浸润癌病灶多为外生型,以乳头状或菜花型为常见,也可以溃疡型、扁平状黏膜下型或阴道旁的浸润型的形式出现。早期阴道病灶较局限,较晚可出现全阴道、阴道旁、主韧带和宫骶韧带的浸润,膀胱或尿道的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以及腹股沟、盆腔、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甚至远处转移。

  三、诊断

  原发性阴道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根据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制定:①宫颈和外阴未见癌肿;②距浸润性宫颈癌的手术治疗5 年后,距宫颈原位癌术后2 年,距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则应是10 年。

  阴道癌时常在第1 次检查时误诊,尤其是当病变较小和位于阴道的下2/3时,因为窥器的叶片遮盖了病变组织。Frick 等报道了52 例阴道癌中至少10 例在第1 次检查中误诊。窥器应旋转退出使阴道前后壁的病变不被遗漏。对于肉眼可见的病变局部活检可明确诊断,对于阴道巴氏涂片阳性、无法解释的阴道出血和阴道上端出现的溃疡性红斑的病人应行仔细地阴道镜检查和整个的阴道壁碘涂。阴道镜下活检不能明确诊断时,有必要行部分阴道切除明确诊断是否存在隐匿性浸润癌,尤其是曾行子宫切除的病人,当手术关闭阴道穹隆时把一些阴道上皮细胞包埋在内,是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Tjalma 报道了自1974~1999 年在NGOC住院的55 例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人,平均年龄为58 岁(范围为34~90 岁),平均随访时间为45 个月(0.6~268 个月),62%的病人因阴道分泌物增多而就诊;16%因阴道细胞学检查阳性而就诊;13%因感阴道有肿物而就诊;4%因盆腔疼痛而就诊;2%因排尿困难而就诊;3%因其他伴随症状而就诊。大部分病人都误诊,平均误诊时间为4 个月(范围3~12 个月)。妇科检查时肿瘤大小在4~115mm,平均直径为39mm。53%病人的病变在阴道的上1/3,16%在阴道的下1/3,7%在阴道的中1/3,13%布满整个阴道。病变在阴道前壁者占24%,在阴道后壁者占47%,阴道前后壁皆有者占29%。

  对于病理已确诊的浸润性阴道癌应检查血常规、生化全套、胸片、膀胱镜及直肠镜检查,对于一些病人也需要行钡灌肠或骨骼放射检查,CT 及MRI 检查可以判断是否转移。

疾病病因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阴道鳞状上皮癌的病因至今仍不明了。流行病学资料研究认为与如下的因素有关。

   1.慢性刺激

原发性阴道鳞癌常发生于后穹隆,认为可能与子宫脱垂患者长期使用子宫托有关,子宫托的长期刺激可能会导致阴道癌。但由于使用子宫托的病例不多,且阴道癌发生率不高,而很少列为致病因素。

  2.盆腔放射治疗

原发性阴道癌约有20%的患者曾经有盆腔放射治疗史。大宗资料表明宫颈癌经放射治疗后,有0.180%~1.545%发生原发性阴道癌。一般认为宫颈癌放射治疗后10~40年可发生阴道细胞结构不良或阴道癌。40岁以下盆腔放射治疗的妇女,阴道癌的发生率较高。

  3.病毒感染

由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癌的病因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1%~3%的宫颈癌瘤患者可同时或迟些发生阴道癌,因此乳头状瘤病毒,尤其是16和18型可能被认为是这些癌瘤的启动因子。

  4.免疫抑制

凡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和人工性的免疫抑制患者,癌瘤的发生率较高。阴道癌瘤亦不能例外,其发生率在免疫抑制患者较高。

  5.雌激素缺乏

阴道鳞癌好发于年迈的妇女,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阴道黏膜上皮萎缩,为致癌因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关。

  二、发病机制

  1.原发性阴道鳞状上皮癌随病灶的发展可分为

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

  (1)原位癌:

当阴道上皮内肿瘤的非典型增生发展严重,累及整个上皮时,但未穿透基底膜,谓之原位癌。其症状与体征与上皮内肿瘤同。

  (2)阴道微小浸润癌:

由于阴道微小浸润癌临床上罕见,多数在研究上皮内肿瘤时发现,故此类癌的研究较肤浅。尽管如此,一般认为阴道微小浸润癌应是上皮层的癌瘤突破其底部的基底膜,再向其下的间质内浸润,其浸润深度小于3mm,间质内血管和淋巴管未受侵犯。肉眼观察病灶的表现与上皮内肿瘤的表现相同。

  (3)阴道浸润性鳞状上皮癌:

  ①大体:大多数肿瘤形成外生性包块,一半肿瘤形成溃疡,随之可出现乳头状、菜花状等病灶,多位于阴道后壁上1/3处。肿瘤时常穿透阴道壁,浸润子宫旁组织、直肠和膀胱。手术的病例有12%淋巴结被侵袭。

  ②镜下:阴道鳞状细胞癌与其他部位的鳞状细胞肿瘤一样,通常这些肿瘤包含具有组织性缺乏和细胞内聚力缺失的多形鳞状细胞,核染色过深及非典型有丝分裂。它们表现为具有鳞状细胞珠及细胞间桥的角化细胞。

  2.在宫颈肿瘤治疗5年后发生阴道癌有3个可能的机制

  (1)宫颈肿瘤治疗后在阴道上皮有残余病灶。

  (2)由于HPV感染使下生殖道易于发生癌变。

  (3)放射治疗使下生殖道易于发生癌变。

  3.转移方式

阴道黏膜的淋巴管和血管均极为丰富,黏膜下结缔组织疏松,此结构导致阴道癌的转移方式主要是淋巴转移和直接浸润邻近器官和组织。

  (1)淋巴转移:

依解剖部位,阴道上1/3的淋巴引流入盆腔淋巴结,下1/3引流入腹股沟淋巴结,中1/3则即可引流入盆腔淋巴结,又可引流入腹股沟淋巴结。因此,随阴道癌灶的位置不同,其淋巴转移有所不同。由于位于阴道各种部位的阴道癌都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要强调对大多数病人进行区域性治疗的重要性。

  (2)直接浸润:

阴道前壁癌灶可累及尿道和膀胱;后壁病灶可累及直肠或直肠旁组织;侧壁病灶常向阴道旁浸润,上1/3和下1/3病灶可分别累及宫颈和外阴。

  (3)血行转移:

常发生于晚期病例。经血液远处转移,如转移到肺、肝脏及骨骼等器官。血源性转移通常发生较晚,最常见经血液转移的组织是肺。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阴道鳞状上皮癌预防

  1.积极治疗疾病,如阴道白斑、慢性炎症及溃疡。

  2.凡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疾病鉴别

疾病鉴别:

阴道鳞状上皮癌鉴别

   1.阴道上皮萎缩

老年妇女雌激素缺乏造成阴道上皮萎缩,阴道上皮细胞学检查可怀疑阴道癌。阴道上皮组织学检查因整个上皮由基底细胞或亚基底细胞构成和上皮顶层细胞缺乏糖原,碘试验阳性,与阴道上皮肿瘤相似。整个上皮较薄,细胞间的连接和本身的结构正常,细胞核为单核,无核分裂。

  2.阴道HPV感染

HPV感染引起的阴道尖锐湿疣在肉眼下很难与阴道鳞状上皮癌区分。病理见尖锐湿疣可有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而它们有过度角化,棒状棘皮网脚与管状基质乳头分离,胞浆内空泡变性伴胞膜增厚广泛存在,胞核深染,电镜下可能见到HPV颗粒。

  3.阴道结核性溃疡

可表现为阴道流血性分泌物。但结核性溃疡少见,病变发展较慢,初为局限性小结节,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形状不规则,局部淋巴结增大,分泌物涂片可能找到结核菌,身体其他部位可有结核症状或体征。阴道溃疡处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阴道后穹隆形成结节病灶,呈暗红色小突起,质硬,常伴有痛经症状。活检可证实。

  5.阴道转移性绒癌

本病特点由子宫绒癌转移而来。阴道结节呈紫蓝色,质脆,易出血。有葡萄胎、流产、分娩等病史。妊娠试验阳性,病理检查可确诊。

  6.宫颈癌

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有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排液伴恶臭症状,与阴道癌症状难区别。妇科检查发现病变在子宫颈,可呈溃疡、糜烂及肥大等。

疾病检查

疾病检查:

阴道鳞状上皮癌检查

 1.诊断性刮宫

了解宫颈管内膜、宫内膜有无癌灶的存在。

  2.组织活检和阴道细胞学的检查

凡阴道壁上有可疑组织均需进行活检以定性。对无明显病灶的患者,可行阴道细胞学检查,其阳性率可从10%~42%。

  3.血清免疫学检查

术前行CEA、AT-4和CA125检查,有利于对治疗后的预后评估和随诊监测。

  4.内镜检查

凡病期较晚者,均需行尿道-膀胱镜、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以排除癌灶侵犯这些器官。

  5.影像学检查

有条件者均需在治疗前行此项检查,包括B超、CT、磁共振(MRI)、静脉肾盂造影和胸片检查。

疾病就诊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疾病治疗:

阴道鳞状上皮癌一般治疗

  一、阴道鳞状上皮癌西医治疗

  1.Ⅰ期鳞状细胞癌

  (1)化学治疗(放疗):

Ⅰ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通常采用放射治疗,许多学者建议对于小的比较表浅的肿瘤单用近距疗法即可。Perez等比较22例单用近距疗法的Ⅰ期阴道癌与27例采用外照射和近距疗法联合的Ⅰ期病人的存活相似。对于直径小于2cm而厚度小于0.5cm的肿瘤采用腔内圆柱管型治疗,对整个阴道黏膜的释放剂量是6000到7000cGy,对肿瘤释放的剂量外加2000~3000cGy。如果病变厚度大于0.5cm、位于一侧阴道壁,采用单个平板间隙植入物可以增加深部的剂量并限制阴道黏膜的过多的放射剂量,释放到阴道黏膜的放射剂量是6000~6500cGy,肿瘤组织的剂量增加1500~2000cGy。较大较厚的肿瘤应采用外照射和近距疗法联合治疗,首先给予外部远距疗法缩小肿瘤的体积,外照射范围应包括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然后给予近距疗法对肿瘤释放高剂量的射线。当肿瘤侵犯到阴道的下1/3时,其照射范围应扩大到内侧腹股沟淋巴结,开始时整个盆腔的治疗剂量是1000~2000cGy,子宫旁组织的放射总剂量达5000cGy,然后近距疗法照射使肿瘤的总剂量达7000~7500cGy。

  (2)手术治疗:

对于Ⅰ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从现有有限的资料看,手术治疗与放疗的治疗效果相似。Davis等报道了25例单用手术治疗的Ⅰ期阴道癌病人的5年存活率是85%,而14例单用放射治疗病人的5年存活率是65%。

  Ⅰ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手术适应证:病变部位在阴道的上1/3,有子宫的病人,可以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根治性阴道上端切除术。以前曾行子宫切除的病人,可行根治性阴道上端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位于阴道后壁上端的病变由于直肠远离阴道后壁而易于手术切除,而阴道的整个前壁与膀胱较近,手术较困难。如手术切缘及淋巴结阴性,则不用辅加放射治疗。根治性阴道切除术通常要求经腹会阴联合进路。进腹后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行快速冰冻切片诊断,如淋巴结阳性则没有手术的必要,如淋巴结阴性则行像宫颈癌一样的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2.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

  药物治疗: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需要外照射加近距疗法的联合治疗。Perez等对165例阴道癌病人随访7.6年,发现行联合放疗的62例病人盆腔控制率是66%,单用外照射或近距疗法的13%病人盆腔控制率31%。资料表明:足够的放射剂量对肿瘤的控制很重要。许多学者都强调对原发肿瘤的照射剂量至少7000~7500cGy。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整个盆腔的照射剂量是2000cGy,对子宫旁的照射外加3000cGy。外照射联合间隙及腔内照射释放到肿瘤的最小剂量是7500cGy。手术治疗: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部分病人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治愈。

  3.Ⅲ期和Ⅳ期阴道鳞状细胞癌化学治疗(放疗)

Ⅲ期和Ⅳa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通常体积较大、高浸润性病变,包括大部分阴道或整个阴道壁以及达盆壁、膀胱或直肠。标准的治疗是放射治疗,但极少达到满意的效果,盆腔肿瘤的控制也不到1/2。所有病人要求外照射,如有可能尽量加近距疗法。Perez等推荐的外照射的剂量是5500~6000cGy,联合间隙和腔内使释放到肿瘤的总剂量达7500~8000cGy。对于Ⅳb期阴道鳞状细胞癌只能姑息治疗,多柔比星(阿霉素)联合顺铂治疗有明显疗效。对于直肠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瘘的Ⅳ期阴道癌病人可以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盆腔去脏术,并行直肠下段吻合术、尿道移位及阴道重建术。Tjalma报道的55例原发性阴道癌中,FIGOⅠ期27例,Ⅱ期12例,Ⅲ期6例,Ⅳ期10例。其治疗个体化,根据当时的医疗状况、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大小及部位而定。适合手术的采取手术治疗,病变大而手术不能切除干净的先手术治疗,凡是肿瘤未完全切除的或切除的淋巴结有转移病灶的术后行辅助放疗。67%的病人行手术治疗,33%的病人行放射治疗,7例病人术后行放射治疗。21例治疗后复发,其中19例是阴道或盆腔复发。55例病人中,19(35%)例死于本病,4(7%)例死于其他疾病,2(3%)例病人复发后仍存活,30(55%)例仍存活而无复发病灶,认为影响预后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病人发病时的年龄及肿瘤的大小。通过手术有治愈可能的是FIGOI期病人、少许Ⅱ期病人及行去脏术的Ⅳ期病人。很少有对阴道癌仅用手术治疗的医院,在1980~2000年,21家研究中心共报道6138例病人,其5年存活率是47%,10年存活率是42%。17个研究中心的一半以上的病人采用放射治疗,其5年存活率I期为68%,Ⅱ期为48%,Ⅲ期为34%,Ⅳ期为19%。4个研究中心的一半以上的病人仅采用手术治疗或术后辅助放疗。5年存活率为Ⅰ期77%,Ⅱ期为52%,Ⅲ期为44%,Ⅳ期为14%。在手术组I期病人占42%,而放射治疗组Ⅰ期病人占19%。由于Ⅱ~Ⅳ期病人采用手术治疗的较少,很难制订手术的方式。对于Ⅱ~Ⅳ期病人常规采用近距放疗加外照射的联合治疗,当放疗后中心病变复发时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侵犯阴道壁外极少的Ⅱ期病人可按一期病人处理。由于Ⅳ期病人预后较差,一般采取姑息治疗,当病变是中心性无转移,尤其出现膀胱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时应行盆腔去脏术。因此,Ⅰ~Ⅱ期病人采用术后放疗预后会较好。

阴道鳞状上皮癌辨证论治

  二、阴道鳞状上皮癌中医偏方

  实证证候:一般为病变初期,见口干喜饮,心烦内热,纳差,赤白带下,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治法:疏肝和脾,清热利湿。主方:逍遥散合芦荟丸加 减。虚证证候:为病变后期,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口干烦热,心悸,攻刺疼痛,臭水淋漓,便数哺热。治法:益气养血,宁心安神,消肿止痛。主 方:归脾汤合小金丹加减。加减:白带多者加赤石脂15g,禹余粮10g,乌贼骨12g,金樱子10g;出血不止加炒阿胶10g,蒲黄炭10g,仙鹤草 30g,炮姜炭10g,侧柏炭10g,地榆炭1 2g;腰腹疼痛、头昏眼花者加熟地15g,杜仲10g,川断10g,菟丝子(包煎)10g,巴戟肉10g;大便不畅者加瓜蒌仁12g,麻仁10g,益智仁10g;小便淋漓加琥珀末(兑)0.6g,猪苓10g,滑石15g,生草稍6g,瞿麦10g。

  验方:

  ①板兰根120g,银花9g,连翘9g,皂刺9g。每日1剂,煎2次分眼。偏方

  ①樟乳散:樟丹30g,乳香10g。研末以小麻油制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1次。

  ②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黄芪30g,蚤休15g,穿曲甲10g,甘草10g。水煎服,日服2次。(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疾病护理

疾病护理:

阴道鳞状上皮癌一般护理

  阴道鳞状上皮癌护理

  1.心理护理

  要加强心理护理,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帮助建立积极情绪,使病人消除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避免其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以正常的心理状态配合诊断、治疗,锻炼坚强意志,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是战胜癌症的重要精神支柱。多和病人接近与多谈心交流是最好的疏导方式,因为有利于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医生、护士与家属都应掌握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后者指态度、姿势、行为表现等。

  首要的是,具有同情心,语言亲切,态度诚恳,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病人感到他周围的人,尤其护士、家属,对他同情和理解。有时只须坐在病人身旁,就体现出对他的精神支持与安慰。让病人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对不愿交谈的病人或当时不愿交谈时,不可勉强。有些晚期病人,具有害怕被人冷漠和抛弃的孤独感,到晚上害怕心理尤重,在这情况下最好允许家属陪住,使病人感到慰籍。任何时候,要保持病人的尊严,尽可能提高生存质量。要理解病人的家属为了病人也很辛苦,也承受着痛苦,因此在可能时安排家属适当休息和饮食,对家属给以一定关心,也是对病人莫大的安慰。

  2.饮食护理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尤其在进行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时,作好适当的饮食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应根据病情及消化吸收能力分别供给普通饭、软饭、半流汁与流汁饮食。接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病人,可能有食欲不好,或味觉异常,对他们要创造一个愉快舒适的进餐环境,做些保证营养对治疗的必要性的宣传教育,适当的增加调味品。

  在住院治疗期间,可根据病人病情,选择不同的补给营养的途径。口服使用经口膳食,鼻饲使用鼻饲膳食。经胃或肠造瘘口管饲,食物可以比鼻饲者稠厚。静脉营养适于胃肠功能衰竭,或喂养不足者。病人情况各异,不宜强求一律,应根据具体情况,咨询医生、护士、营养师的意见,保质保量给予恰当的饮食。

  3.疼痛护理

  肿瘤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肿瘤生长迅速,造成器官包膜紧张牵拉。

(2)肿瘤压迫神经根、神经干或神经丛。

(3)肿瘤引起空腔脏器梗阻。

(4)消化道肿瘤破裂引起出血及穿孔。

(5)肿瘤本身破溃感染并引起周围组织坏死。

(6)肿瘤浸润血管,局部缺氧。

(7)放疗或手术的后遗症。

  疼痛产生的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有的可放疗,有的需手术,有的需药物治疗。如病人过度紧张和焦虑常使疼痛加重,因此还要通过结实等方法达到减痛效果。也可通过讨论病人感兴趣的问题、听音乐、看电视来分散注意力,去除病人的烦躁和忧虑。冷湿敷法、热湿敷法也是可用的辅助止痛方法。殷切的关心体贴也可缓解疼痛。因此,医生、忽视看护病人时在病床边多逗留片刻,用热水擦一下颜面,更换一下病人的体位,都是对病人精神上的安慰,都可减轻疼痛。使用止痛药也要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来辅助。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褥疮:如有晚期病人合并营养不良,或身体有肠瘘、尿瘘,或合并水肿等情况,睡觉时长期压迫身体某仪部位,但容易发生褥疮。一旦有了褥疮,会迅速发展,进一步增加病人痛苦和营养消耗。

  预防褥疮的基本原则有:减除局部压力,保持病人清洁、干燥。如病情许可,应鼓励病人起床活动,或按时扶病人坐起。对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应按时更换体位,对很衰弱者,可在其尾骨处垫以鸭绒垫或其他软垫。必要时,用折叠的棉垫将骶尾部悬空,以防再受压。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常用温水、肥皂擦洗受压部位。对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换下尿布,不怕麻烦,鼓励病人多喝水,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如褥疮已经形成,更要消除局部压力,严格按伤口换药处理。

疾病饮食

疾病饮食:

阴道鳞状上皮癌饮食原则

  一、食疗

  1.黄芪土茯苓粥

  用料:生黄芪30克、土茯苓50克、粳米200克。

  制作:先将生黄芪、土茯苓水煎取汁加入淘洗好的粳米内熬粥。具益气利湿解毒功效。

  2.苡仁莲子羹

  用料:苡仁50克、莲子20克、红枣

  制作:先将莲子煮烂,加红枣、苡仁粉,煨煮15分钟。早晚2次服用,具益气补血,健脾利湿,强体抗癌功效。

  3.栗子黄鱼

  材料:黄鱼2条,栗子10枚,葱、姜、蒜、料酒、酱油、盐、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1)将栗子去壳,洗净。(2)炒锅入油烧热、将鱼下锅正反两面煎好,取出备用。(3)入葱丝、姜丝、蒜片煸炒,加入清汤、栗子、盐、酱油,把鱼放入汤内煮沸,去浮沫,煮至烂熟,加味精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活血消肿。黄鱼性平味甘,利水消肿,栗子性温味甘,养胃健脾,活血止血。

  4.红烧冬瓜

  材料:冬瓜300g,食用油12ml、酱油15ml、水淀粉30g、盐9g、明油6ml、葱丝、姜末、蒜各适量。

  制作方法:(1)刮去冬瓜外皮,掏净瓜子、瓜瓤,切成块、放入锅内煮5分钟,捞出沥干水。(2)将酱油、盐、葱丝、蒜片、姜末、水淀粉加温水搅拌均匀,作为调汁。(3)锅内放油,旺火烧热,倒入调料炒均匀,放入冬瓜,再炒拌均匀,加明油翻身即可。

  功效:清热利水。冬瓜性微寒味甘淡,配以辛温的葱、姜、蒜少许,具有清热生津、解毒利水、降压、降糖之功效。

  5.炝菜花

  主料:菜花150g、胡萝卜15g、黄瓜15g、豆油15ml、精盐、味精、花椒粒、香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1)将菜花掰成小块,胡萝卜切成菱形片,均用开水焯至断生,用凉水过凉,沥干水装盘。(2)黄瓜切片,也放在盘中。(3)浇上炸好的花椒油,略焖一会儿,加精盐、味精、香油拌匀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菜花味甘性平,补中益气,黄瓜甘寒清热,胡萝卜、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胃、补气血之功效。

  6.鸡丁炒荸荠

  主料:嫩鸡l只,鲜荸荠10个,蘑菇5g,葱、姜、酱油等调料各适量。

  制作方法:(1)将鸡宰杀褪毛,取鸡胸脯肉切丁,鲜荸荠洗净,削皮后切片,蘑菇洗净,用水煮熟捞出。(2)锅中倒入香油适量,爆炒鸡丁,加入荸荠、蘑菇及调料共炒,肉熟即成。

  功效:益气生津,滋阴清热。鸡肉营养丰富,含有抗癌的有效成分。荸荠性凉味甘,清热止渴,滋阴抗癌。蘑菇有较强的抗癌作用。

  7.茯苓蒸鳜鱼

  材料:茯苓15g,鳜鱼1条,葱姜适量。

  制作方法:(1)将茯苓捣成碎末,然后在洗干净的鳜鱼上拉几道口子,再把姜、葱切成丝备用。(2)把茯苓末均匀地抹在鳜鱼身上和鱼肚子里,把姜丝、葱丝覆在鱼上。(3)将准备好的鳜鱼上锅用大火蒸,蒸上10分钟后,把鱼端出锅,再把鱼蒸出来的汁加点酱油倒进一只小锅里,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点盐,调匀之后浇在鱼身上。

  功效:茯苓有健脾作用,可以让病人快速恢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以助全面康复。鳜鱼性平,补益脾胃,与茯苓配合起来,也体现了中医的清补原则,不易上火。

  8.蒜甲鱼

  材料:甲鱼500g,大蒜60g,白糖、白酒等各适量。

  制作方法:(1)甲鱼按常法加工,留甲,切成块,大蒜分瓣剥好,洗净。(2)甲鱼、大蒜入锅中,加水、白糖、白酒。(3)文火煮熟。

  功效:补血养阴,抗癌解毒。甲鱼性平味甘,滋阴补虚,清热凉血。大蒜性温味辛,有消肿解毒、杀虫止痢的作用。适用于肿瘤病人接受放、化疗后出现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口舌发炎,潮热盗汗等症状者。

  二、适宜食物

  (1)宜进抗脑瘤的食物,如小麦、薏米、荸荠、海蜇、芦笋、炸壁虎、炸全蝎、炸蜈蚣、炸蚕蛹、鲎、海带。

  (2)宜吃具有保护颅内血管作用的食物:芹菜、荠菜、菊花脑、茭白、向日葵籽、海带、海蜇、牡蛎、文蛤。

  (3)宜吃具有防治颅内高压作用的食物:玉米须、赤豆、核桃仁、紫菜、鲤鱼、鸭肉、石莼、海带、蟹、蛤蜊。

  (4)宜吃具有保护视力的食物:菊花、马兰头、荠菜、羊肝、猪肝、鳗鲡。 

      (5)宜吃具有防护化疗、效疗副作用的食物:香菇、银耳、黑木耳、黄花菜、核桃、芝麻、向日葵籽、猕猴桃、羊血、猪血、鹅血、鸡血、莲子、绿豆、薏米、鲫鱼、青豆、鲟、鲨鱼、梅、杏仁、佛手。

  三、不适宜食物

  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品。

  3、忌霉变、腌制食物。

  4、忌油煎、肥腻、烟熏、烧烤食物。

  5、忌羊肉、狗肉、韭菜等一切温热性食物。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