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锁综合征简介:在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的间隙较小,在解剖上是一个弱点,其中通过到上肢的神经血管束。如果锁骨或者第一肋骨在形态上有所改变就会使锁肋间隙进一步变小,而压迫基间的神经血管束产生症状,叫肋锁综合征。

- 别名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
- 治愈率
- 多发人群
- 相关症状
- 并发疾病
- 胸部 其他骨
- 无传染性
- 75%
- 青壮年较多见
- 皮肤干燥,颈后及肩部皮肤发硬,颈肩痛
- 是否医保
- 挂号科室
- 治疗方法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临床检查
- 无
- 骨科
- 手术治疗
- 3-6个月
-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10000元)
-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血管造影,关节检查
- 常见药品
- 布洛芬缓释胶囊,醋氯芬酸片
- 在线购药
疾病症状:
一、症状
本病根据被压迫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症状:
1、神经受压:
颈肩部疼痛与不适感,同侧上肢有放射性麻木、麻刺感,特别表现在前臂和手的内侧。
2、血管受压:
手有间歇性疼痛、肿胀、发凉,皮肤干燥、紫绀,桡动脉搏动减低。
二、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即可诊断。
疾病病因:
一、病因
本病病因病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第一肋骨畸形,正常的第一肋骨向前向下。但在变异的情况下,第一肋骨呈水平位或者较高,这种位置就将压迫上面的神经血管束;
2、颈胸段的脊柱侧弯或先天性的半椎体可以使胸廓上口扭转,第一肋骨向上;
3、锁骨与第一肋骨骨折,愈合后出现大量骨痂或错位愈合、肋锁间隙减小,甚至锁骨粉碎性骨折折片错位刺伤神经或血管;
4、锁骨下肌肥大压迫神经血管。
疾病预防:
1.预防:
本病是由于第一肋骨与锁骨之间构成上肢神经、血管经过的狭窄通道周围的软组织肌肉挫裂伤或骨折畸形、骨片、骨痂压迫等因素,导致上肢神经血管受压而产生症状,属于外伤性因素引起的疾病,故临床上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生产生活安全,以及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疾病鉴别:
本病与颈肋、前斜角肌症候群因症状极为相似,故从临床表现上不易鉴别。需利用一些辅助检查方法才能予以鉴别。用X线片可以发现病变处,从而区别颈肋,用血管造影可以鉴别前斜角肌症候群。
疾病检查:
对本病的检查除了体格检查外,还需进行一些特殊检查,特殊实验包括Wright试验、Mosleg试验、Edson 试验及Adson 试验。进行体格检查时,将患者的肩关节向后推并使病人颈部过伸,则可使麻木及麻刺感加重,也可使上胸部与上肢的静脉回流受阻致该处的静脉充胀,有时桡动脉因受压脉搏变弱或消失。屈颈与上肢放低可使症状缓解。本病很少发生运动方面的障碍。另外还可进行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特殊情况下需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压迫的位置和器官。
疾病就诊:
疾病治疗:
肋锁综合征一般治疗
本病保守治疗同前斜角肌症候群,如果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则需行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为经腋窝法切除第一肋骨:病人侧卧位患侧在上,经腋窝沿皮肤皱褶作一横切口,前边越过胸大肌的前缘,向后横过腋窝的后缘。切开皮肤及皮肤组织,向深部暴露第1、2肋骨与前斜角肌。向上剥离见第一肋骨时将上肢完全抬起,小心分离第一肋骨,鉴别各种组织,壁丛在后,锁骨下静脉在前,锁骨下动脉与前斜角肌在中间。自抵止点将前、中斜角肌切断,再切断锁骨下肌的起点。在游离前斜角肌时不要损伤颈内静脉。骨膜下剥离第一肋骨注意勿伤及胸膜。在靠近肋骨与软骨接合处将第一肋骨切断,在后面自横突处作关节离断。如果一旦胸膜破裂,在破口放一个小的导尿管,将管周围的胸膜关闭,将导尿管的另一端连于水封瓶行闭式引流。
疾病护理:
肋锁综合征一般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疾病饮食:
肋锁综合征饮食原则
肋锁综合症食疗法:
①气血淤滞:
症状:肢体疼痛发绀,手指僵硬动作不灵肢冷无力肢体远端浮肿,青筋暴露舌质紫暗有瘀斑,脉紧涩。
治法:活血化瘀,益气通痹。
方药:桃仁饮加味( 《类证治裁》 )。
桃仁12g,红花、川芎12g,归尾12g,威灵仙15g,川乌、麻黄6g白芍,12g,桑枝15g,桂枝9g,黄芪20g,甘草6g。
加减:若淤血严重火痛剧烈者去威灵仙,加草乌6g,地龙12g,三七粉3g(研细冲服)。
②肝血亏虚:
症状:肢体软弱无力动则疲劳,肤色苍白无华,肉削萎缩,麻木不仁,时有疼痛,舌质淡,脉细弦。
治法:滋补肝肾,活络舒筋。
方药:补肾壮筋汤加味( 《伤科补要》 )。
熟地15g,白芍12g,当归15g,山茱萸12g茯苓9g,川断12g,牛膝9g,五加皮15g,红花9g,鸡血藤20g,丹参30g,桑枝15g,桂枝9g。
桃仁饮加味
③风邪侵筋:
症状:上肢疼痛酸楚,恶风发热,疼痛游走不定,颈肩臂部如蚁行走健康搜索筋脉弛缓或痉挛麻木不仁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通络舒筋。
方药:防风汤加味《宣明论》 。
防风9g,当归12g赤茯苓12g黄芩9g,秦艽12g,葛根15g,麻黄3g,肉桂12g,生姜3片,甘草3g,伸筋草15g忍冬藤15g。
加减:若兼有湿邪者可去黄芩、葛根加薏苡仁20g,威灵仙15g鵻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